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及教育部、市教委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2024-2025学年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实际情况,由党政办公室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信息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的情况、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内容。报告中数据统计的时间为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本报告电子版可从北京农学院网站(http://www.bua.edu.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北京农学院党政办公室联系,联系电话:010-80799002。
一、概述
2024—2025学年,北京农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将信息公开作为提升治理效能、保障师生和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学校按照上级有关部署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公开平台,以规范、及时、高效的信息公开工作,为学校治理水平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一)提高工作站位。学校立足办学定位,将信息公开作为推进依法治校、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重点工作,优化工作机制,拓展公开范围,主动回应师生和社会关切,切实保障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信息公开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
(二)提升公开实效。依托学校官网信息公开专栏、学校官微公众号等载体,优化信息检索功能,强化重点部门和学院重要事项、重大活动信息发布,提升信息查询便捷度,确保招生就业、财务收支、学科建设等师生关切内容及时公开,全面增强管理服务透明度。
(三)强化平台建设。优化学校门户网站、协同办公平台等数字平台功能,加强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传统媒介建设;通过召开党代会、全委会、专题会等各类会议,及时发布工作动态与重要政策;利用办公平台推送重大决策,畅通书记院长信箱、师生座谈会等互动渠道,构建多维度信息公开矩阵。
二、信息公开情况
(一)学校信息公开情况
2024—2025学年度,学校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对10类信息进行主动公开,通过各级各类形式共主动公开信息5383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
学校网站(http://www.bua.edu.cn/)是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网站主页开设了学院概况、教育教学、招生就业、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合作交流、文化北农、北农要闻、基层动态、媒体北农、视听在线、学术报告、文化活动等多个栏目。此外,学校还及时通过年度工作部署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专项工作会等会议以及校报、广播、电子显示屏、年鉴等渠道进行信息公开,并充分运用学校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快速公开信息,全方位、多角度推进信息公开工作。
(二)重点信息公开情况
1.招生情况
(1)本科生招生情况
2025年,学校35个本科专业(方向),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投放计划2439人,其中普通本科计划2185人,含京内计划1652人、京外计划533人(普通类410人、新疆民族班25人、艺术类10人、新疆内高班23人,西藏内高班9人、预科转入53人和民委专项3人),高职升本科(含考试、退役士兵免试、贯通转段)计划224人;另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青海、宁夏6个省(自治区)投放少数民族预科班计划30人。
2025年,我校2439人录取任务全部完成,录取率100%。其中,录取普通本科新生2185人,含普通本科京内1652人、普通本科京外533人(包括普通类410人、新疆民族班25人、艺术类10人、新疆内高班23人,西藏内高班9人、预科转入53人和民委专项3人)。北京“双培计划”3个专业计划70人,录取34人。其中,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双培计划”录取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加工工艺)录取7人,与北京林业大学“双培计划”录取27人(风景园林21人、林学(城市林业)6人)。
此外,学校录取高职升本科考生224人,其中经考试专升本录取学生85人、退役士兵免试专升本录取学生48人、贯通培养转段专升本录取学生91人。
另录取2025年少数民族预科班计划30人,占2026年招生计划指标。
本科招生信息公开网站为http://zsb.bua.edu.cn/。
(2)研究生招生情况
2025年度研究生招生学科、类别(领域)共24个(其中学术学位11个,专业学位13个)。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701人,比2024年增加10人,增长1.45%,其中学术学位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分别占招生总人数的33.24%和66.76%。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共416人,占总人数的59.34%,非应届人员285人,占总人数的40.66%。一志愿生源为366人,占总录取人数的52.21%。考生共来自30个省市,来源最多的是北京考生,共187名,占26.68%,其他考生来源比较多的地区是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等。本科毕业于北京农学院的考生共193人,占总人数的27.53%,外校生源人数为508人,占总人数的72.47%,其中来自双一流(958、211)院校的考生共66人,占总人数的9.42%。男生193人,占27.53%;女生508人,占72.47%。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92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86人,占总人数的93.48%;其中70人通过普通全日制学习完成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76.09%;16人通过成人教育或自学考试完成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17.39%;同等学历考生6人,占总人数的6.52%。考生共来自18个省市,来源最多的是北京考生,共20人,占21.74%;考生来源比较多的地区是山东省、河北省。外校生源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主要来源,共86人,占到93.48%。本科毕业于北京农学院的考生共6人,占总人数的6.52%。男51人,占55.43%;女生41人,占44.57%。
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网站为http://yz.bua.edu.cn/。
2.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制度
2024—2025学年度,学校进一步加大财务信息公开工作力度。在市教委批复后,及时通过网站、公告栏将学校2024年度决算报表、决算说明和绩效评价情况,以及学校2025年度预算情况说明、预算报表等财务信息进行公开;学校根据《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及时通过网站将学校2024年度不存在逾期尚未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情况进行公开。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依照相关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范围在收费现场、财务处宣传栏、学校网站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计费单位、投诉电话进行公示,并在招生简章和新生入学通知书中注明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财务信息公开网站为:http://jcc.bua.edu.cn/。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2024—2025学年度,学校共收到信息公开申请0件。
四、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
学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肯定,对学校已公开信息总体满意和认可,未收到涉及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的情况
2024—2025学年度,学校无因信息公开工作而受到举报的情况,也未发生涉及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诉讼或者申诉。
六、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24—2025学年度,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滞后性;二是信息公开工作内部管理监督机制尚不完善。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从以下几方面改善和推进工作:
(一)进一步增强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加强学校和各学院之间的协作,要求职能部门主动做好信息收集和审核工作,定期更新需要公开的信息清单。优化信息发布流程,安排专人负责网站各栏目的更新维护,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二)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监督机制。健全信息公开监督责任体系,明确各层级职责分工,强化“统筹协调、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畅通师生反馈渠道,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形成“监督-反馈-改进”的闭环管理,确保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三)进一步推进信息服务再升级。紧扣学校发展建设的重点、师生关心关切的热点,进一步丰富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工作建设成果,不断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提高信息公开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北京农学院
2025年10月30日